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1 / 2)





  竺玉没说什么,礼貌的点点头,埋头吃着菜。而阿壮这时却人来熟的东说西说,和屠娘聊个没完。

  其实屠娘没咋插话,全是阿壮一边吃着饭一边说,看着他嘴巴喷出的一些米粒,她就头大。

  阿壮唉,您这是要逼对面作着的人发作啊!

  屠娘担心的向对面看去,就见竺玉隐忍的皱着眉头,看着桌上那些个从嘴里喷出的米渣,厌恶之感直有那么明显。

  阿壮大傻哥一枚,丝毫没发觉竺玉的不对劲,各种聊着兴高采烈“屠娘,你还记着小时候那会不?祭祖的时候咱们也是坐在桌尾,这么多年了你习惯还没改啊。”

  他又神秘道“其实你不懂,前面的菜肴才叫精华,桌尾的都是次品,除了这元宝饺。”

  话间,阿壮含着饭的嘴里,又不小心喷出的小米粒就那么落到了屠娘的碗里。

  竺玉脸越来越青,眼看着就要离席而去。屠娘赶紧往阿壮碗里塞着元宝饺道“好啦,阿壮哥。你要再不回去,前面的菜可就被乡亲们吃完了。”

  阿壮往前看看,看到那桌菜肴上确实跟打仗似的各种哄抢。他赶紧点点头,道了别,捧着碗又往前桌去了。

  屠娘叹气,总算把阿壮赶走了,赶紧回头看竺玉的情况。

  他中午就没吃几口,晚上在不吃点的话。饿一天了身子肯定受不住,男人都不经饿的。

  见着竺玉没有离席,她放心道“阿壮他就这样,我们农民吃饭,就到处甩米子,你别往心里去。”

  竺玉脸色不好,淡淡来一句“我知,你当时也这样。”

  “我都把这毛病改了....”她嘟囔,捧着碗准备继续吃起。却被竺玉拦住了。

  竺玉脸色不好的隔桌抢过屠娘的小饭碗。往旁边一扔,就不管了。

  她愣住,可怜巴巴道“我..还没吃饱,饿着呢。”

  是啊,干了一天的活,屠娘早就饿的前胸贴着后脊梁。居然这时被竺玉抢去了饭碗。只因看不惯阿壮甩米子,他就不让吃饭了么...

  竺玉这时,却轻巧的拿过桌旁备用的干净碗筷,然后把自己碗里的饭分出一半到新碗里,递给了屠娘。

  她傻了吧唧的接过,就听竺玉道“你那饭脏了,吃我的吧。”

  “哦。”她埋头吃起,想不通为何自己那白花花的米饭怎么就脏了?

  但自家相公脾气一向不好,她也没往心里去。赶紧刨着饭,夹几口菜。

  但一碗饭确实量少,屠娘捧着碗去打饭时,就见饭桶里已经空了。她失落的往回走,又碰着阿壮。

  阿壮十分热情,看着屠娘没吃着饭,赶紧道“俺这有!刚又去舀了一大碗,俺吃不完呢。”

  屠娘感激的接过,直夸阿壮真是心好。端着饭碗又回到了桌前,刚把饭放桌上,又被竺玉抢过,直接仍旁边道“这碗饭也脏了。”

  她心里来气了,哪里脏了啊!这白花花的大米可不能这么浪费的!也不知竺玉发啥疯,她跺脚撒气道“我饿啊!!饿啊!!”

  “多吃点元宝饺吧。”竺玉不看屠娘,凉飕飕又来了一句,依旧没得商量的语气。

  她泄气的往饭桌上一坐,往嘴里塞着饺子吃。

  其实他们乡下人,不吃米这胃子里就不实沉,吃这些哪能饱啊。

  刚吃没两口,阿壮就带着另俩个壮士到桌尾夹菜来了。席卷了她这一桌子菜肴,还有元宝饺。

  竺玉早已吃完擦着嘴了,屠娘还只吃了个半饱。她瞅着两碗米饭,央求道“我真饿着呢...”

  “晚饭不宜吃饱,消化不了。”竺玉起身,拉着屠娘离席。

  屠娘哭丧着脸,被竺玉拖着一边走。又到戏台子那边看戏去。

  屠娘饿的心慌,总是坐不住,最终被竺玉放过。她撒开丫子就往城里跑。

  进到自家,利索的从鸡窝掏出俩个蛋,给自己下了碗面条。

  虽已晚,可城里的人却都还在城外堆着呢。大家收拾完饭桌后,就会在城门口点燃几个大火堆,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看戏。所以城里这时是半个人都没有的。

  这种感觉有些奇怪,原本祭祖就是个神鬼之日,屠娘跟所有人一样,怕鬼神怕的不得了。

  她把面条下好,捧着泛着幽光的小红烛,准备在院子里吃。可黑夜宁静的气氛确实让她汗毛倒竖。

  她甚至想到,自家那过世的父母,这会子会不会已经回到了家?

  为了不打扰自家父母恩爱,她蹭蹭跑得快速,捧着面条碗好不容易跑到了城门口。

  竺玉大老远,就看着屠娘气喘吁吁的捧着面条碗跑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他旁边,冲他笑笑。然后甩开筷子吃起来。

  旁边的父老乡亲,见着屠娘吃面,都有些笑话。这时阿壮眼尖见着,好死不死的来一句“屠娘,还没吃饱啊?俺刚都把大米饭分你大半旯呢。”

  听着阿壮这话,周围又是一阵哄笑。闹得屠娘脸都给羞成了紫色。她只有埋着头不理阿壮继续吃。

  可总有人偏不如她意,听着阿壮说完,立马就有守戏台子的那爱慕竺玉的大娘站出来,扯着嗓子笑话道“你下午,不吃了一桌子一地的瓜果么?”

  她真的想去死一下!早知道就在家里吃完了再出来,何必自讨苦吃呢...

  看着旁边依旧聚精会神听戏的竺玉,她想,自己刚才是不是给他丢脸了?

  ☆、第19章 寺庙

  这场戏演了许久,终是到了散场的时刻。

  城里城外的人都拥挤着进到城内,只留有四个在城门口守夜的壮汉。其余的人回家的回家,住店的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