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那婆子不为所动,冷哼一声:

  “这位小姐可真是好笑,东西又不是送给小姐你的,小姐你凭什么不收?东西无论出来进去,我们沈家就是这个规矩,东西登记完了,你们顾家搬进府里,爱怎么处置怎么处置,与我们没关系,可东西还没进顾家呢,小姐就急着占过去,未免也太心急了些。”

  婆子的话让顾玉瑶和顾青竹都愣住了,顾玉瑶眉头蹙起:“你是哪家儿?沈家?哪个沈家?”

  “回这位小姐的话,跟顾家沾亲的沈家,除了你们夫人的娘家,还能有谁?”婆子显然知道顾玉瑶是谁,就是不给她面子,处处针对,说完了之后,将目光落到一旁的顾青竹身上,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小姐,奴婢姓柳,是沈家回事处的管事,小姐可以唤我柳婶儿,从前夫人未出嫁时,奴婢有幸伺候过夫人两年,就去年夫人走时,奴婢也随老爷来吊唁过,小姐可还记得奴婢?”

  若是让顾青竹认人,她看着柳婶儿的脸肯定认不出,毕竟这位口中的‘去年’,对顾青竹而言,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不过听她提起名儿和来历,顾青竹就想起来了。

  伸手握住了柳婶儿的手,颇为感触:

  “先前没注意,现在想起来了。柳婶儿是刚来的?就你一个人来?舅舅呢?”

  柳婶儿回握顾青竹的手,打量着眼前这瘦脱了形儿的孩子,鼻头忍不住发酸,这顾家也太欺负人了,夫人不过走了一年,就把小姐给折腾成这副样子,若夫人健在,瞧见了还不知该怎么心疼呢。

  “小姐放心。”柳婶儿没有正面回答顾青竹的几个问题,而是语重心长的说了这么几个字。

  顾青竹玲珑心肝,怎会不懂她的意思。

  十多天前,她让红渠给张荣送了封她写的亲笔信到保定,沈家在保定开了好几家商行,有些本家儿的掌柜从前来过顾家好几回,她的信是写给远在江南的舅舅的,将她在顾家的情形简略说了一番,原以为沈家要几个月才会有所反应,没想到,才十多天就派人来了。

  柳婶儿让顾青竹放心,那她那封信必然已经送往江南沈家舅舅手中。

  顾玉瑶见那婆子对顾青竹毕恭毕敬,却对自己那般无礼,心中不忿,对顾青竹冷道:

  “原是姐姐舅家的下人,到底是商贾出身,一点礼数都不懂。”

  柳婶儿听她对顾青竹言语冒犯,正欲分辨,被顾青竹按下,对顾玉瑶回道:

  “既是我舅家的人,你怎会期望她跟你行礼?”

  顾玉瑶被顾青竹说的面红耳赤,只觉得周围全是看她笑话的人,可偏偏又找不出理由反驳顾青竹的话,气愤交加,一跺脚,一扭身,跨进了门槛,一副‘不跟你们一般见识’的模样。

  柳婶儿瞧着府上三小姐这般模样,便知自家小姐在府里过得不好,心疼极了。

  “小姐先回,待会儿我把礼品清点登记完了,就去见老夫人,见了老夫人之后,再去找小姐好好说话。”

  顾青竹也知道门外不是说话的地方,让红渠留下帮柳婶儿做事,再领她去见老夫人,见完了把人给她带去琼华院,仔细吩咐完了之后,顾青竹才离开。

  第19章

  柳婶儿到老夫人陈氏那儿去请安,陈氏把顾青竹也请了过去。

  “奴婢奉了我家老爷之命,来给老夫人和府里送些时节的鲜货,夫人去世以后,我家老爷本想着将小姐接去江南住些时日,奈何小姐那时初初丧母,不愿远离,我家老爷只好作罢,这回派奴婢前来看望小姐,问问小姐有什么想要的没有,我好回给老爷知道。”

  柳婶儿是沈家回事处的管家婆子,说话做事极有分寸,面对陈氏也是不卑不亢,说话慢条斯理,很有章法。

  陈氏看了一眼顾青竹,对柳婶儿客套:

  “舅家老爷可好,自从清秋走了以后,跟舅家的往来就少了,竹姐儿命苦,小小年纪就没了娘亲,幸好还有舅家的人惦记。”

  清秋是沈氏的闺名,提起沈氏,陈氏的眼眶都红了,看来是真的替已故媳妇伤心难过,柳婶儿也跟着红了眼眶,牵过顾青竹的手,厅内三人神态都有些失落。

  顾青竹似乎有点印象了,上一世母亲去世之后,舅舅家来吊唁时曾问她要不要去江南住些时日,她那时觉得自己没去过江南,跟舅家的人也不熟悉,便拒绝了,舅舅离开之后,她听到府里的一些对已故母亲不利的流言,气愤不过,大肆折腾一番,惹恼了顾知远,这才被发配到庄子里去住了一年,当时年纪小只知道发脾气,不知道已经中了秦氏的计,直到后来,她才醒悟过来。

  “舅家老爷让婶子你跑这一趟,就只为了送些时令过来吗?可有其他吩咐。”

  陈氏对沈家的人还算客气,也猜到柳婶子突然到来,肯定有其深意在。

  柳婶子看了一眼顾青竹,顾青竹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柳婶子才上前对陈氏小声说道:“我家老爷确实还有吩咐。”

  陈氏点头,让柳婶子近前说话,柳婶子在陈氏耳边说了一番之后,退回座位,陈氏若有所思的叹了口气:“不是什么体面事儿,但也确实不能再姑息了。”

  这么说的话,就是不会阻拦的意思。柳婶子心上一松,对陈氏行礼:“老夫人大义。”

  陈氏抬手让柳婶子起身,看了一眼顾青竹,招招手,顾青竹上前,陈氏握住顾青竹的手,对她问道:“可怪祖母这一年对你不闻不问?”

  顾青竹直视陈氏的目光,摇了摇头:“不怪。若非去庄子一年,在府里只怕早给算计了,急躁之时,独处方为上策,祖母用心良苦,青竹明白的。”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别人想帮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顾青竹上一世就明白这个道理的。

  陈氏的确是这样想的,沈氏刚刚去世,府里变化初现端倪,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斗得过那只狐狸精,所以当顾知远将顾青竹送到庄子去反省的时候,陈氏没有出手阻拦,想让这孩子冷静下来,若能通过这件事成长一些,那今后回来就有底气了,若非如此,一个只会发脾气,做事不动脑子的姑娘,陈氏可以护她一时,如何能护她一世呢。

  所以,自从顾青竹回家之后,陈氏只远观着她,府里发生的事情,陈氏知道,但压着没管,便是想看看顾青竹怎么处理,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一直没有答案,直到这位柳婶子出现,陈氏才确信,这孩子确实长大了。

  欣慰极了:“你明白就好。有些道理,别人说千遍万遍都没有用,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自己想明白了才行,人活在世,有太多艰难,不能一味抱怨,得想法子解决,不用怕,无论出了什么事,还有祖母在,只要你和学哥儿上进,祖母拼了这条命,都会护你们周全的。”

  顾青竹心中感动,认真聆听:“我知道了,祖母。”

  上一世她是过了两年以后才开窍的,那时候祖母也与她说过这些话,她才知道,原来祖母一直在等她成长,祖母将她送上花轿,叮嘱她今后相夫教子,当个好妻子,她都一一记下,只可惜,自从她嫁人之后,祖母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顾青竹出嫁后第二年,祖母就去世了。

  柳婶子衷心道:“小姐有老夫人这样的祖母,是万幸啊。”

  从陈氏那儿出来,顾青竹就带着柳婶子去了琼华院,入了内间,顾青竹便问:

  “舅舅可有说何时来?”

  柳婶子回话:“就这两日。小姐的书信从保定送去江南已有七八日,老爷收到信儿就启程了,约莫就是这几天,所以奴婢才早两日上门来的。小姐与我说说府里大约摸情况如何。”

  顾青竹这便放心,与柳婶子坐下之后详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