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八次奇妙人生第21节(1 / 2)





  第29章 志愿

  妈妈两点去上班去了,李如洗又变成了一个人在家,于是她继续上午没完成的任务,一件件擦拭所有厨房小家电和没放进橱柜里的器皿上粘着的黏腻腻的油烟。

  这是一件繁琐至极的活儿,而且那些东西的油烟往往积聚在边边角角,那些架子之类的就更加难擦。

  李如洗觉得自己好多年都没做过这么痛苦的活儿了,好几次都想放弃算了,反正过些时候妈妈顾不到还是会油烟满满的,但是却似乎有什么在阻止她放弃,好像这是个重要的仪式,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期间还接了几个同学的电话,那些陌生又透着熟悉的声音每次都让她一怔,等到反应过来是谁,她又好像游戏通关了某个小任务一样,新奇又开心。

  当然,也有感慨。

  当初的声音,真的和以后不同啊。

  还是有一些稚嫩的。

  她自己的也是呢。

  同学们打电话都是问分数的,当然,这些同学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关系也比较好的,并且没有考砸的。

  各自分享,交流了一下这几天赖在家里偷懒的心得,嘻嘻哈哈一场,免不了要讨论填志愿的问题。

  有的说:“李如洗,你担心什么,还不是指哪上哪?”

  有的比较了解她一直的打算:“李如洗你不是想要学法律吗?要填北大法律系吗?还是南大的?或者**政法?”

  北大法律系她还真的没多大把握。

  所以,当年她也没敢填。

  现在嘛,反正她都不想学法律了。

  放下电话之后,她一边继续用钢丝球威猛先生和微波炉、烤箱、电饭锅、电压力锅上的油烟战斗,一边仔细考虑自己应该选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这个问题,在她对那些法律条文,对工作内容厌倦时,曾经想过。

  对某些职业羡慕时,也曾经想过。

  这时候,她倒是有些羡慕刘奇彬了,至少,他的爱好明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反倒不像她这样迷茫。

  她有什么爱好呢?

  爱好可多了!

  她喜欢文学也擅长文字类工作,但是学中文却非她所愿,她的性格,大概也不适合埋首故纸堆。要说从事写作这样的工作,貌似也不需要学。或许可以学新闻,做个记者?

  记者除了文字能力,还需要活络的头脑和很强的行动力,她倒是都不缺,但不喜欢生活得过于忙碌。

  她喜欢室内装修,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

  但她既不是艺术生,也没有素描功底,而且以她的成绩去学室内装修,大概父母会疯了吧。

  再说,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应付得了审美不同的挑剔顾客。

  园林设计同上。

  服装珠宝设计同上。

  嗯,想想自己羡慕过的职业:医生,自己曾经羡慕其专业性,以及家人看病的方便……但是父亲坚决反对她学医……

  想想医生的辛苦,医患关系的紧张,还有解剖课……

  算了,反正她已经是文科生,不用去想了。

  it的码农们呢?收入稳稳比自己高的那些家伙们。

  好像也不适合自己……

  金融……

  也是追热门的职业,好像并没有比法律让自己更喜欢……

  然后不管是天文地理生物,自己好像都挺有兴趣,但都达不到以此为职业的程度,工作内容也不一定很适合自己。

  李如洗皱起了眉头,终于,她想到了自己深藏内心的一个爱好,在看心理医生时也隐隐冒出了头。

  心理学。

  她其实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一种不易察觉,但完全自发的兴趣。

  她擅长自省,对自己的心理能剖析得很深,对别人的情绪和心理非常敏感和易于理解,身边的好友都喜欢找她倾诉较为深入的问题,她不知不觉读了不少心理学的书,关注了很多专业心理方面的公众号。

  她对于探秘内心世界充满兴趣。

  对于她而言,那句话是很认同的:一个人毕生探索着两条路,一条路通往外在世界,一条路通往自己的内心。

  学习心理学会让她充满兴趣。

  而如果将来成为一个慕容医生那样的心理医生,也会令她很高兴。

  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心理,倾听陌生人的心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其分析,甚至通过努力来治愈他们。

  就填北大心理学专业吧,也许未必能被录入,那就只能服从专业调配了,她的分数和全省排名,进北大线还是可以的,大不了到时候自学旁听再考研,至于心理学里头的种种方向和流派,可以等深入了再决定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