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成太尉的白月光第37节(1 / 2)





  谢歧浑不在意地撇了撇嘴:“你可知那人是谁?”

  “还能有谁,是玉华公主。”若她没记错的话,上辈子这时候圣旨快要下来了,李淑会如愿以偿嫁给赵云轩。只不过这一回,她不会让他们称心如意的成婚。

  第53章

  年关过去,春日来临,天气渐渐回暖,宫里果不其然传下几道圣旨。

  第一道是对太子谋逆的处置,太子犯下谋逆重罪,瀛帝尚念及父子情分赦免他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出了冬便要跟随押送犯人的马车,流放西北苦寒之地。

  沈玉檀却知道瀛帝之所以还留着太子,是为了压住虞家。太子毫无预兆谋反,瀛帝方寸大乱,虞家势力极具膨胀,朝廷上一时无人比肩。瀛帝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才下命,是因为只要留太子一条命,虞家便会心存忌惮,不敢谮越皇权。

  若不是太子尚有用处,便会像上辈子那般,将东宫所有人赶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

  第二道圣旨是赵成贪污一案,瀛帝或许太看重赵云轩,竟不顾群臣联合上书反对,有心放赵成一马,也将他发配至边疆。

  第三道圣旨不出所料,瀛帝给赵云轩和李淑赐婚,此道旨意下来,众官员惊愕不已,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宫里民间都在私下商量这件事。

  沈玉檀心思却没放在这上面,她估摸着时间,担心赵云轩和李淑婚后不久,谢歧就要去边关打仗,她怕谢歧重蹈覆辙。尤其这阵子边关多有异动,瀛帝说不准哪天就派谢歧前去增援。

  每每她唉声叹气的时候,谢歧就会从后面环住她的腰,手掌抚上她的发丝安慰:“不怕,这回我们都准备好了。”

  上一世他们素不相识,独自对抗命运。这辈子不一样,不管发生何事,他们彼此就是对方的依靠。

  赵云轩和李淑想当那对人人艳羡的鸳鸯,沈玉檀偏不遂了他们的意,直接把之前抓到的南蛮俘虏送到朝堂上。那俘虏当着众臣的面承认他与玉华公主有私情,朝堂一片哗然,瀛帝怒不可遏,当朝昏死过去险些跌下龙椅。

  李淑不出所料又被禁了足,沈玉檀用了些手段,李淑一时半会找不到她头上,只能在宫里干跳脚。

  太子谋反,公主同南蛮战俘有私情,接二连三的打击压垮了瀛帝,身体撑不住只好罢朝,宫里太医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围在殿前打转,谢歧反倒闲下来在府里陪她。

  平静的日子过得很慢,宫里安生了一段时日 ,沈玉檀跟谢歧都没有放松警惕,未雨绸缪即将要发生的事,两人都明白,这份看似平静之下酝酿的惊涛骇浪。

  半月后,胡羌一队人马来犯。在边境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当地兵马赶过去时,胡羌骑兵早快马加鞭离开了。

  这也不算棘手,毕竟每过年边境都会有蛮夷侵扰,边关将士有所防备,成不了气候。坏就坏在,胡羌散骑隔三差五就来一回,尝到甜头后野心膨胀,冒险夜袭边关,竟真叫他们攻下一座城池。

  此事传到京都,朝堂一片哗然,既没了城池又丢了中原的脸面,听说瀛帝病情刚有起色又差点晕过去。于是半夜召谢歧入宫,命谢歧清点士兵,带上三千人马前去收复失地,驻守边关,即刻启程。

  __

  沈玉檀披头散发坐在镜前,任兰芝打理梳妆,从谢歧奉召入宫起,她就一直魂不守舍。

  太快了,即便早有准备,等真到这一刻心里仍旧惴惴不安。东方露出鱼肚白,沈玉檀换好衣裳,坐上马车朝城门赶去。

  谢歧方才已叫人来传话,大军停在城外清点将士,天亮后就要启程,谢歧一身玄色胄甲,盯着城门微微出神。

  片刻后,一辆马车从远处飞驰赶来,踏着东方缓缓升起的圆日停在城门。谢歧大步流星走到马车前,平复了下情绪掀开车帘。

  温香软玉迎上来,纤细的手臂环过脊背,沈玉檀人扑到他怀里,谢歧感觉到她在微微发抖。

  “谢歧,我害怕。”她收紧双臂,像是要把他禁锢在这,一点也不肯松开。

  谢歧抬手缓缓抚摸她的后背,垂眸吻她的唇,火热的唇瓣触碰缠绵,谢歧摩挲她的脸颊,细密的吻从唇角落到耳垂,低声在她耳边吐气:“别怕,等我回来。”

  他一下一下轻拍她的背,像安慰尚在襁褓的婴儿,“等一切结束了,我带你回荆州,在方家住上一段时日,去探望舅父舅母,去你幼时常去地方游玩。若你不想再留在京都,我们就在荆州买一处宅院,在那住下怎么样?”

  沈玉檀重重点头,下巴搁在他肩膀呢喃:“此去危险重重,府里的事有我操持,你切勿分心,尽管按我们先前谋划好的做,京都一切有我。”

  “我知道。”谢歧紧紧抱着她,好像要将她揉进骨血里,许久才慢慢松开手,“等我回来。”

  沈玉檀抬眸应道:“好。”

  谢歧不再犹豫,转身走出马车,翻身跨上骏马,带领队伍迎着朝霞行军。火红的云彩照在他银色的胄甲上,马背上身影像是从天而降的神兵,沐浴在日出的光晕下渐行渐远。他自始至终没有回头看一眼,挺拔的背影逐渐化作一个小点,和满天的彩云融合在一起。

  沈玉檀收回视线,红日升起,天光大亮,漫天奇异光辉散尽,唇角残留他掌心的温热,城门前沙尘落地,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

  沈玉檀却心里清楚,这世间要变天了。

  第54章

  春回大地,挨过寒冬日头逐渐暖和起来,院子里枯树抽出新芽。

  军队已行进了半月有余,马上抵达边关,沈玉檀人在京都,心却像插上翅膀,随他飞去了战场。

  盛京这段日子风平浪静,李淑前些天解除了禁足,似乎查到是沈玉檀在背后推波助澜,出来第一件事就是邀她入宫小叙。

  沈玉檀听到这事冷笑,她倒是想和李淑叙叙旧,顺道把上辈子的账攒起来一块算。但她需得克制着,谢歧这一走只是开始,越到后面,京都的事越不能出半分差池。

  沈玉檀坐上马车入宫,李淑不愧是瀛帝最宠爱的女儿,在宫外建了公主府又不想出去住,就把宫里的寝宫修得金碧辉煌,一路走过去,几处妃子的寝宫反倒显得黯然失色。

  刚踏上玉阶,便闻殿里欢声笑语丝竹管弦之声,而这一切,在沈玉檀踏入宫殿的那刻起戛然而止。

  眼下已入春,大殿里地龙依然烧得旺盛,李淑着一身大红牡丹百褶齐胸襦裙,外披蚕丝薄纱,头戴金丝点翠流苏凤钗,云鬓香衣,端的是天香国色,盛气凌人。

  很不凑巧,沈玉檀今日穿的衣裳也绣了牡丹。两人视线遥遥相对,李淑眼里含着刀子,在她衣裙下摆和脸上来回徘徊,冷笑一声:“谢少夫人真是个大忙人,进宫还要让人三番五次去请。”

  沈玉檀欠身行礼:“妾身知道是来见公主,故多费功夫收拾了一番,一来二去就迟了,殿下见谅。”

  李淑自然不拿这些话当真,摆了摆手,宫女又在殿里添了把椅子,沈玉檀刚坐下便察觉到了一束目光。

  那眼神饱含傲慢与轻视,几乎与李淑看她的眼神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那人不是肆无忌惮看她,而是偷偷摸摸、畏畏缩缩地打量。

  沈玉檀心平气和望过去,赵云英一愣,慌收回视线。沈玉檀这才发现她就坐在她对面的位子,穿了身青色的裙子,别了下鬓发缓解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