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年代不当乖乖女第51节(1 / 2)





  沈苒没有详细地和刘姨介绍过父亲的身份,只是说他是个保密单位的科研人员。

  刘姨心领神会,她知道这种身份的科研人员肯定不方便有太多的社交,为了不让沈苒为难,她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拜访。

  倘若是刘姨亲自把东西送过来,沈苒出于礼貌,肯定要让她进门喝茶。如此一来,会让沈苒产生困扰。

  看到工作人员一箱一箱地把东西从车里搬下来,沈苒吓一跳,“这么多肉,得吃到什么时候呀。”

  工作人员笑着说:“有一部分是肉,还有一部分是水果。刘姐通过渠道,得了一批南方过来的水果,桔子橙子香蕉。她说,小智的姐姐最喜欢吃了。”

  沈苒问:“刘姨最近两天状态怎么样?”在电话里,刘姨听起来似乎很不错,沈苒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但是春节前,她要忙的事情也不少,暂时没空跟刘姨见面。

  “刘姐前几天看起来确实心情不是很好的样子,不过这两天拨云见月,整个人都像饭店刚开业的那段时间一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哦对了,刘姐还跟我们说,和另外一个股东说,我们这几个月很辛苦,也很积极,所以决定给我们每个人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春节不能回家的员工,还发一笔过年费。现在大家都不想回家过年,都想在工作岗位上。”

  按照沈苒的要求,刘姨并没有告诉员工们她是另外一个股东。

  刘姨似乎尝到了有些事实似是而非的甜头,外面有人说家宴饭店的另外一半股东背景很神秘,不是一般人能得对得起。

  有了这个传说,来饭店找茬的人都少了一半。

  这会儿听到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夸赞自己,沈苒觉得还挺不好意思的。

  小胡帮着把东西从院子里搬回房子里,再出来的时候,还端着一杯热水,递给送货的员工,“哥们,辛苦了。”

  “客气!”

  年货也基本准备好,接下来就等着过年啦!

  国家很大,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都不一样。沈苒不太清楚南市过年的风俗,沈工只记得过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小辈发红包,完全不记得家乡有什么风俗。

  小胡说,他对春节的记忆就是有肉吃。

  所以,沈苒本来想按宋时说的,请教他过年应该怎么准备起来,后来发现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干脆就没有按照细节要求去做,只要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发红包守岁,就可以啦。

  年货都准备好之后,小胡就开始拟定年夜饭的菜。

  “咱们家就三个人吃,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得剩一点,年年有余。”小胡说道。

  三个人的年夜饭?

  沈苒这才意识到,宋时哥是不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的,宋时哥会回家过年。

  听露露说,他们年三十的时候会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宋时的姐姐和姐夫一家三口会回来,有的时候姐夫的兄弟姐妹如果不加班、不值班的话也会一起过来。

  真是个大家庭……肯定很热闹吧。

  哪里像他们家一样,只有三个人。

  幸好还有小胡哥在。

  既然宋时哥不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是不是应该给他准备一些回家的礼物?穆爷爷说,做人一定要礼尚往来嘛。

  想到这儿,沈苒就开始翻找刘姨让人送过来的东西,她想把一些好点的,让宋时带回去。

  小胡心如刀割。

  很快,小胡的心口就愈合了,因为宋时从外面带回不少比刘姨带回来的更高端的年货。小胡看着冰箱都装不下的东西,心满意足。这才是过年嘛!

  一个富裕的年。

  沈苒操心完家里的事情,又开始操心穆爷爷的事。

  哪怕穆爷爷说,他花着她寄过去的钱,一点没委屈自己,买了很多上好的煤,天天吃肉。

  沈苒又一次往穆爷爷家不远处的杂货店打电话,穆爷爷对于杂货店的公用电话来说,也算是大客户,每次接完电话,穆爷爷都会给对方一笔不菲的小费。

  杂货店的老板没有听出来,每次从京市打来的电话是以前那个时不时来看穆老头的瘦弱女孩。所以相信了穆老头说的话——我的故人家的孩子,特别有良心,知道我现在孤零零一个人,就想把我接到京市去享福。

  “那你怎么还不去?”

  “我可不能那么不要脸,直接去蹭吃蹭喝,哪行啊?”

  “那你就跟人家说你不去了呗?”

  “我也不能枉费孩子的一片心意对吧?过段时间就去了。”

  这次,穆爷爷在电话里告诉沈苒,他会被学生接到家里去过年,让沈苒不要再打杂货店的电话,他有空的时候会给沈苒打电话。

  沈苒还挺开心,至少穆爷爷过年不会再孤单。

  左邻右舍的人发现,巷子里性格有些怪异的穆老头家里突然来了一些看起来像是军人的人,他们手里拿着一些诸如铁锹锄头之类的工具,院门被关起来。晚上后,院门才被打开,这些人从里边搬出四个大箱子。

  穆爷爷站在院子里,看着把箱子挖出来的人把之前挖开的土填回去,又想起刚才打开箱子看到的情景,不由得感叹,爸妈连藏头诗都没有说清楚,原来他们给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两箱的黄金,还有两箱的古董。

  这下不好玩了,原本他想把父母留下的所有东西都给苒苒做过年的红包,结果却多出来了两箱的古董。

  虽然他对古董并不了解,但是也基本能看得出来,这里边肯定有国宝级的文物。哎,要是没那么多人看到,没准还能给苒苒玩几天,再捐给国家博物馆。

  现在那么多人看到,肯定不能再给苒苒玩了。不开心!

  临近春节还有三天的时候,一列开往京市的列车上,靠近火车头的车箱,被荷枪实弹的军人守护着,朝京市疾驰而去。

  列车到站后,文物部门负责人立刻登上列车,走向那四个箱子。

  国之瑰宝、无价之宝、凤毛麟角……这些词汇频频地从文物专家口中说出来,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一个比一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