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十年代惬意人生第16节(1 / 2)





  “昨天深圳出了大事情,你听说了吗?”

  “大家都想去发财啦,深圳交易所发行股票认购证,中签后可以买1000股新股,那得赚多少钞票啊?所以都跑深圳去买认购证啦,听说有百万人齐聚深圳啊!”

  “上海发行股票认购证时都没人买,银行的人都担心卖不掉,后面那些有认购证的人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能不让人心动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赚钱的事谁不想去啊?”

  ……

  许青青猛然想到今天是8月11号,昨天深圳才发生了“8.10风波”,股市要大跌了。

  以前的许青青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些事还是江浩在她耳边念叨的。江浩有一阵痴迷股市,把深市和沪市的发展历史和股票统统都研究了一遍,末了还要说给许青青听,这个“8.10风波”之所以让许青青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些为股票而疯狂的人们,真的是要钱不要命。

  喝完早茶,许青青肚子吃饱了,耳朵也被隔壁两位灌满了一堆新闻旧闻。

  到了张宝妹的办公室后,张宝妹把合同拿出来,许青青大笔一挥,张宝妹就直接拿了三沓现金出来给许青青,把许秋实和黄莉看得目瞪口呆。

  许青青已经习惯了张宝妹的“土豪”,不过带现金确实不方便,许青青取了一沓伍拾块的钞票带在身上,其余的让张宝妹依旧打到自己的卡上。

  “青青,我和朱姐想你当我们公司的签约作家,一签三年,签约后,稿费以外每个月还给你发三百块钱的底薪,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不能把作品送卖给其他公司。”张宝妹又拿出一份合同给许青青看。

  许青青看了看合同,确实像张宝妹说的只约束她不能作品卖给其他的公司,每个月多领一份工资,有什么不好呢,许青青签了名递给张宝妹。

  “恭喜你青青,以后就是我们公司的一员了,这次你们三人到广州考察的来回路费公司也报销了。”不得不说张宝妹颇有个“总”的样子,既舍得花钱也会做人,哄得大家心里都舒舒服服。

  许青青想,一定是自己的小说给公司挣了不少钱,要不张宝妹吃饱了撑的非要自己当公司的签约作家。

  黄莉看许青青的事情都弄清楚了,和她挤挤眼,提醒许青青别忘了两人的租书生意。

  许青青转头把张宝妹拉到一边,问她哪里买得到便宜的书,像漫画和小人书,还有言情武侠小说,自己在老家准备开个租书的店子,需要买一批书。

  张宝妹眨眨眼睛,只说了一句,“包在我身上!”就带着他们出门上了出租车。

  第26章 房子八千一套?

  “刚好你的书我要送到印刷厂去排版,我们就先去印刷厂捡捡漏!”张宝妹从挎包里拿出一沓书稿对许青青说道。

  “小张,你办事的效率真高!”许秋实对这个看起来乡土气息十足的“张总”佩服得很,特别再张总主动把他们都算成来公司考察的人员报销来回路费后。

  “叔叔,在我们广州,时间就是金钱。你看窗外走路的人都走得特别快,干劲十足!”三人朝窗外看看,确实如此。

  张宝妹公司肯定是印刷厂的大客户,一走进厂里,没几分钟厂长就过来招呼他们。张宝妹把文稿递给厂长,交代了几句,厂长眉开眼笑的吩咐手下人把文稿拿去排版。

  “宋厂长,你这里有没有印多的书啊?”

  “说什么呢,张总,我们厂从不做这种事情的。”宋厂长忙摇头否认。

  “得了吧,宋厂长,你就别装了,我们村多少人在你这里印书买书,我还不知道你们的惯例。”

  “你要这些书干什么,张总?”宋厂长装不下去了。

  “看到没,这是我们公司的签约作家江南,刚才要印的那本书就是她写的。江南她准备在老家开个书屋,专门租书,所以我带她到你这里来捡漏。”张宝妹隆重的向宋厂长介绍许青青,一幅与有荣焉的样子。

  “哎呀,这位靓女就是江南?”宋厂长夸奖人的艺术十分到位,“你的书都是在我们厂印的,每本都印刷好几次,真是文坛新星!”

  被称做“文坛新星”的许青青满头大汗,面红耳赤的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江南老家很远的,所以宋厂长你那些加印的书可以放心的卖点给她,绝对不会有人找麻烦的!”张宝妹深知其中的关节。

  宋厂长把她们带到仓库的角落,看着地上堆放的一沓沓五花八门的书,许青青才明白张宝妹说的捡漏的意思。原来印刷厂每次帮出版社印书时,都会多印那么一点,反正有现成的版。初衷主要是为了预防出版社书不够卖时可以从厂里直接补上,出版社不要就销毁。后来就变味了,出版社不要的话厂里就自己卖掉赚点小钱,反正量不多,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黄莉看到角落边的一堆漫画书和连环画,急忙拿了几本翻看,“青青,这些我们要买点。”

  许青青则看到一些印刷精美的言情小说,对张宝妹说,“这些都不错!”

  “这些都是正版书啊,销毁了真可惜,你们要就便宜卖你们些,过段时间再没人买我们就要集中销毁了。”宋厂长一脸肉疼的样子。

  “这书也要销毁?”许秋实拿起一本厚厚的《高考语文题目精选解析》惊诧的问道。

  “这些书比不得小说,更加难卖,我都想卖破烂了。”宋厂长指着许秋实旁边的一堆高考书籍说道。

  “这书编得挺好啊!”许秋实看着手上的书可惜的很。

  老爸对高考类书籍可是行家里手,他说好的绝对好,许青青灵机一动,就想把这些书拖回去放在书屋卖,于是对宋厂长说道,“宋厂长,那堆高考书我们一样要十本吧,这些连环画和漫画,还有小说我们一样来三本,都只要正版。”

  “那这量可不少啊,你们怎么带回去?”许青青要的书打包了也有一堆。

  “宋厂长,你按他们的要求打包吧,我找长途车给带过去。你一起便宜点吧,反正你这些书好多都是卖不出去的。”张宝妹真够意思,不仅包运,还给砍价。

  “你们是哪里的啊?”刚好这批漫画都是印刷厂卖剩的,现在出版社查的紧,硬是不准卖,宋厂长想干脆卖个这小姑娘做个顺手人情,只要她不在本省卖就行。

  “**省!”许青青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宝妹打断了,“宋厂长,你打听也没用,江南已经和我们公司签合同了,她的小说只卖我们公司。”

  “呵呵,张总,我只是随便问问。”宋厂长一脸尴尬。

  “好了,宋厂长,你看你这些破烂不好卖的就多送江南几本,免得占你的仓库。这样吧,给你三百块意思意思行了吧?”

  “好好好,我这就叫人打包。你们回去卖给别人,真是赚翻了!”

  许青青道了谢,把钱递给宋厂长。

  出了印刷厂,张宝妹小声对许青青说,“这个宋厂长就是个老狐狸,上回我有个写武侠的作者被别的公司挖了,我怀疑就是他搞得鬼。”

  “啊?”许青青想不到出版行业竞争如此激烈,“我会守信用的,宝妹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