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第4节(1 / 2)





  后三日的考试只有第一天取中的方能参考,不过因为只要第一场过了便可参加府试,所以后面三日的考试可考可不考,就看考生的意愿了。

  这一次考试的人数相比第一日就少了许多,参加后三日考试的多半是那些自觉学得不错,想考个好成绩,到时候看能不能排在前几名,做个县廪生,到时候每月都有钱粮拿。

  也有家中富裕看不上这点粮食钱财的,他们追求的更高一点,是希望排在前头,府试会有优待,而且到时候取中的几率也更大一些。

  那些对目前成绩比较满意没太大追求的便都放弃了后面几日的考试。

  第二日的考试叫初覆,内容按照要求是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得误写添改。

  对于第一场考试能够通过的基本上都能答对题目,至于通不通过又是另外一说了。

  有了第一日的打底,第二场的考试,王玥就非常轻松的过了。

  在等了两天,礼房再次公布第二场考试通过的榜单,王玥又在其中。

  这次就只剩下一百多号人了,王玥这个只有八岁的考生便显露了出来。

  榜单公布的同时也会把考生的试卷公布出来,王玥的试卷也被贴了出来,大家都看过,这些参加考试的考生都是有眼睛的,自然看出王玥能够考中的确是名副其实,甚至在整个县里都能够名列前茅。

  再加上他年龄因素的加成,这一次肯定是能拿到县廪生的名额,就算是秀才的功名也很容易得到。

  因此考试虽还未结束,但王玥的名声已经在县城的读书人中越来越响亮了,而王狗儿交好的那些朋友们也都纷纷上门道贺。

  好在他们都知道这会儿正是王玥考试的关键时刻,并不过来打扰他,只在厢房与王狗儿说话谈论。

  第三场考试称再覆,试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经过这一轮考试的筛选,剩下的便只有几十人了。

  于是第四场再考的时候便不再笔试,而是面试了。所幸本场考试人数不多,又有一整天的时间,县令大人有足够的时间一一过问,而边上有考官在下笔如飞的记述他们的回答。

  能在这一场脱颖而出皆是那些心理素质不错的考生,而王玥的心理素质一向过硬。

  王玥拿到的题目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为政第二》,讲的是以德服人,题目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破题、承题,将自己的意思转成完整的八股文。

  这就很考验考生的功底以及思维敏捷的程度了,那些功底深厚但是一遇事脑袋便打结的就要吃亏了。

  从县令大人出题的王玥答题也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也就是15分钟。

  这种程度当然是比不上传说中曹植七步成诗的,但是也要看看双方写的是什么,曹植写的不过是一首诗,二十多字,可王玥写的却是八股文,至少要有五百字,不但要求要条理通顺,而且还要排比对偶,平仄对仗,其中还要用到各种典故,能在十五分钟内答题,在其他人看来简直不是人!

  所以当王玥一开口,其他人下意识一惊,全都用不敢相信的眼光看着他,刘志轩正要开口阻拦他,这种时候正应该深思熟虑,仔细琢磨才好,他给每个人留了至少半个时辰的时间,这孩子即便才思敏捷,很快便将文章写了出来,也完全可以在腹内多打磨打磨才是。

  不过刘志轩的动作却被学政官给阻拦了,学政官低声在县令大人面前道:“大人,需知文思如泉涌,他现在正处于玄妙之时,贸然打断只会让他思绪断绝,反倒不好,倒不如先看看。”

  刘志轩闻言也只好点头,哪怕他有心相扶,可大庭广众之下也不能太过偏心。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站在底下的王玥,心下哀叹一声,到底还太小,不过几场考的不错便心生得意,竟然在这个时候生了好胜之心,实在不智!

  罢了,大不了在底下多历练几年,虽多费些年月,却对他的仕途更加有利!

  勉强说服了自己,刘志轩这才打起了精神去听王玥如何答题,只是他的脸上再没了之前的和蔼。

  不过越听他心里越惊,这孩子的答案竟然如此精妙,虽然有些地方还略微稚嫩,便是去参加会试也尽够了,便是排名不靠前,到还是能过。

  这天下参加科举的考生最少也有十万八万,有一半折在会试之外,剩下的能通过会试的也不过是十之一二而已。

  能在他这个年纪有了超越大部分前辈的实力,这个孩子前途无量啊!

  当年他参加会试过了二甲时的答卷与这个孩子现在的答案只怕也在伯仲之间吧!

  他真的是个只有八岁的孩童吗?

  这个问题不仅刘志轩想问,就连学政官李元也想问,比起县令已经远离考试,对科举日益疏远,他却是个年年关注科举的,因此他对近十几年来考场上涌现的好文章都了然于胸,对比一下,李元突然发现这个八岁孩童的文章再略略修改润色一番竟然丝毫不比能被朝廷刊发的文章差,那些文章虽然写的仓促,却也比当堂作出的要求要宽裕,能写出这种文章,水平不低啊!

  如果他一直能保持这个水平,那么前三有望。听说这孩子还未曾拜师,如今不过是在他们镇上的私塾上课,若是能将他收在门下,培养出一个状元出来,他在儒林当中便会随着他这个学生登顶而声名鹊起。

  只要一想到未来被人追捧着请求着想把孩子送入他的门下,其中甚至还有权贵子弟,那个场景立刻让学政官心血沸腾起来,他看向王玥的目光一下子炽热起来。

  不过超人一等的自制力让他很快就收敛了心神,但是他看向王玥的目光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抹难以抑制的欣赏,这个弟子他收定了!

  第7章 等榜

  王玥认真的将自己的答案一字一句的当众念了出来,虽然他表面上非常自信,但内心里还是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这个题目他前世曾经见过,王玥前世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爷爷是国内有名的书法大家,王玥从小就跟着他爷爷学习绘画。

  小时候王玥人调皮,总是不能够安安心心的坐下来练习绘画,爷爷为了打磨他的性子,直接扔给他一堆古书让他背诵,里面就夹了几本清代科举考试的文章选读,还是手抄本,据说是他们家的老祖宗留下来的。

  穿越之后,王玥发现他自带了一个金手指,那就是记忆力突然变得非常好,以前曾经读过的书都记得清清楚楚,而那几本不过是在幼年时期随便背过的书籍也在他的记忆范围之内。

  在打算走上科举之路之后,这几本书就成了他非常重要的资料,他曾经将里面的文章修改了一下,将那些文章都变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以免外人怀疑他作弊,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掩盖这些文章的优秀。

  没想到未雨绸缪的计划竟然真的能够起作用,而他竟真的能够让他碰到原题。

  在听到县令大人出的题目之后,王玥的脑海里立刻跳出来他事先修改过的文章,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用这篇文章。

  虽然这不可避免的会让他出一些风头,甚至会让他得罪一些人,但是为了以后的科举之路走得更顺利一些,这个风头还是有必要出的。

  事实上这也是王玥曾经跟私塾的先生打听过现在的科举状况之后才下定决心的。现如今,考场上有一种风气,那就是考官喜欢录取有名气的考生。

  比如说到了府试,考官肯定会录取县试的前几名,而到了院试,考官也肯定会录取府试的前几名,依次类推,只要这一场考试考得好,那么下一场考试也肯定能够考中。

  他现在年纪小,录取的话非常容易受人怀疑,难免有那些没考上的说酸话,考官也可能会出于莫名其妙的爱才之心想要压压他,王玥可不愿意多在科举上浪费时间。